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三个典型代表人物。
《海浪》是伍尔芙创作达到顶峰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有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乐章分为引子部分和正文部分。每个引子部分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它们按照太阳在一天的不同阶段在空中运用的不同位置——从晨光熹微,太阳初升。到太阳升高,当空而照,再到太阳西斜、落低、沉落,分别描写了同一景色在不同时间段的种种变化。构成这种景色的有:运行在不同位置的太阳的光线,海边的一座房屋,海潮的阵阵涨落,鸟儿和花朵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状态,房间里的种种物体随着光线的变化所呈现的种种形态,等等。对这种景色的种种变化的描写在富有音乐节律变奏的同时,又像是一幅幅富于变幻的印象主义绘画,它们构成了整部作品中形象最为具体生动、诗意最为浓厚的部分。
跟在每个引子后面的正文部分是六个人物在相应的人生各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瞬间的内心独白。这是六个没有姓氏的,形式化的人物,三男三女,他们分别是:伯纳德、纳维尔、路易斯、苏珊、珍妮、罗达。除了作品的最后一个正文部分是由老迈的伯纳德一人面对一个就餐者的独白,总结他们六位的一生之外,前面的八个正文部分全部是由这六个人物交替进行的瞬间的内心独白所构成,每篇斜体引子部分的基调与正文内容形成互相映照的对应关系。晨光熹微,太阳初升的时候,花园里的鸟儿唱着单调的歌,而处于孩提时代的六个孩子的意识和言辞犹如这单调的鸟鸣一样显得既简单又跳跃。太阳升上来时,阳光洒下越来越阔大的光斑,读书时代的六个儿童的意识也在成长,开始对周围的一切做出初步的反映。随着太阳已经升起,他们的意识、感情就像海浪和海岸上的景色一样全都变得明亮、复杂起来。升起的太阳垂直地俯瞰着波涛起伏的海面,阳光像尖锐的楔子射进了房间,六个人物的个性意识也终于成型并显露出来;他们聚在一起为他们共同的朋友珀西瓦尔就要前往印度饯行,这场为了告别的聚会其实就是一场成人仪式。太阳升至中天以后,阳光下的景物没有秘密,全都被清清楚楚、细致入微地暴露出来;与此相对应,成熟起来的六个人物开始听到死亡的信息——他们共同的朋友珀西瓦尔在印度死了,世界和生命开始笼罩上了阴影。接着,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射下来,浪潮在海岸上留下片片积水,搁浅的鱼儿在那里扑打着尾巴,六个人物刚刚步入中年,他们尝试着越出自我,寻求爱情。太阳落得越来越低之后,花园里的花朵开始凋谢,六个人物开始意识到时间无可挽回的流逝,意识到生命的局限。太阳沉落时,如同坚硬岩石般的白昼碎裂了,收割后的庄稼只剩下一片片残茬,海岸上的阴影开始蔓延开来,日近黄昏,历尽沧桑的六个人物又一次聚在一起,充满绝望和幻灭感地回忆他们的人生历程。太阳完全沉落之后,黑暗的潮水淹没一切,唯一还活着的人物伯纳德面对即将走完的生命历程,开始总结他和他的朋友的一生。随后,能够听到的只剩下——“海浪拍岸声声碎”。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总结。这种潮生潮灭的海潮形象构成了人的生命、意识、感觉的永恒象征。
《海浪》是一部意识流小说,与我们平时所熟悉的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迥然不同;它既没有戏剧性情节,也没有任何的连贯行动;我们甚至看不清每个人的面貌和身材。然而他们那如涓涓细流般的内心活动,却给予我们一种深切的感受。这种感受因人而异,或者朦胧得连自己一时也难以说清,但却有一种缠绵的力量,让你久久萦绕于心。这是因为意识流小说毕竟是作家形象和逻辑思维的产物,因此也并非不着边际,而是通过某一触发物的引发,意识活动从某一事件的中心向四外发散又收回,其中有跳跃,有交叉,也有重叠,从而形成一种枝蔓式的主体结构。
《海浪》又是一部生命交响乐曲。六个人物的独白像一个乐章的六个声部,轮番交替地呈现出来,这六个人物按照太阳的进行,海浪的起落,以程式化的独白语言描述着他们从童年到老年的人生体验。六个声部所呈现出来的不是具体的、实在的个人化声音,而是被提炼到了很纯粹、很抽象的层次上,远离了原质生活的静默的声音。不仅如此,六个声部之间基本上没有相互的对话,时间的演进,生活的变化,无不随着他们的一个接一个瞬间的独白而呈现的。从儿童时代简单跳跃的言辞,到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越来越复杂的言辞,句式由短到长,由简单到繁复,六个人物的性格轮廓也随着这些变化由模糊不清变得相对清晰饱满起来,然而,六个人物个性并不鲜明,他们的性格特征均呈现程式化、抽象化、类型化的。比如说伯纳德像个热爱生活的作家,他相信言辞的力量,喜欢用各种辞藻来描述世界;奈维尔崇尚理性精神,追求严谨的知识;路易斯心理自卑,但又受传统影响,具有极强的进取心,事业有成;苏珊厌弃都市,向往自然,像个农家贤妻良母;珍妮憧憬社交生活,活泼乐观,善于交际,具有敏锐的肉体感染力;罗达羞怯而神秘,愤世嫉俗,喜欢孤寂,她总说自己没有面孔,试图遗忘自己的存在,而凝视彼岸世界。六个人物仿佛代表了人生的不同侧面,将六个人物凝聚在一起的是一个神秘的、始终沉默的,但又像一个影子一样始终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独白中的人物——珀西瓦尔,他是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是他们衡量生活意义的标尺,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珀西瓦尔又是一个不同的人,代表着他们各自隐蔽的愿望。
六个进行瞬间内心独白的人物组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王国,伯纳德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历历在目的人物。尤其在《海浪》最后一章中,衰老、孤独的伯纳德的总结性独白,他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不仅如此,他的总结还起了使整部《海浪》结构达到最完美的平衡作用,使这部交响乐奏鸣曲赋予整体上的对称和美感,有助于表现其对立统一的生与死的复杂主题。
伍尔芙借鉴音乐的曲式、主导动机、音乐性内容、重复、节奏和韵式等,赋予小说以新意和新的形式,探索了小说借鉴音乐的发展空间。
伍尔芙笔下的大海博大辽阔,承载着厚重的生命底蕴。小说把人物置身于大海的背景中,用海浪的节奏为作品赋予整体上的美感,亦即借助海浪的韵律,把纯诗性的描写与戏剧性的独白融合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海浪》中的人物作为生命个体,他们生命的波涛融进了人类共同生命的海洋之中,海浪的起伏涨落,犹如人类的生命之繁衍生息;海浪的激荡拍击,代表着生命搏击的节奏,海浪的节律不仅是大自然的节律,更是人类生命的节律,悠远流长。
伍尔芙注重精神、自由、永恒、和谐,反对专制、暴力、懈怠、沉沦,通过六个主人公完美的塑造,表现她自身拥有的人生观。她的《海浪》是一部清唱剧。六个独唱者轮流念出辞藻华丽的独白,唱出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观念。
《海浪》摘录:
*在我身上有一些缺点——一些致命的犹豫不决,只要我一不注意,它们就会变得装腔作势,肆无忌惮。
*可是我,只有那个管道工、或是那个马贩子、或者随便什么人说上几句话,让我兴奋起来,我才会感到自己存在着。那时,我的词句所形成的袅袅烟圈升腾降落,飘扬凝聚,缭绕在鲜红的龙虾、黄澄澄的水果上面,把它们装饰成为一个美丽的形象。可是要看到,言辞是多么的轻浮——它全是由形形式式的遁词和陈腐不堪的谎言构成的。所以我的性格中有一部分是由别人提供的刺激构成的,它不像你们,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这就像银子上有一些要命的瑕疵,一些毫无规则、难以捉摸的纹痕,从而降低了它的成色。
*这儿是牛津大街。在这儿到处都是仇恨、嫉妒、匆忙和冷漠,纷纷攘攘地显出一副粗俗生活的模样。
*我必须给你讲一个故事——世上的故事真是太多,太多了——有关于童年的故事,有关于学校、爱情、婚姻、死亡的故事,等等,等等;但却没有一个故事是真实的。然而我们总是像孩子一样,互相讲着故事,而且为了美化它们,我们编造出这些荒唐离奇、五光十色、漂亮好听的辞藻。我是多么厌倦那些总是四平八稳、漂漂亮亮地流传下来的辞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