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情況需要看身心科呢?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只要您覺得精神狀況不好,情緒控制不佳,或是處理生活、工作的腦力已不敷使用,可能就需要就醫了。以下列出常見的身心科病患主訴:
出現情緒問題,包括焦慮、恐慌、憂鬱、躁鬱、暴怒等。反覆看醫生也無法治好的身體症狀,例如心悸、胸悶、頭痛、腸胃不適等。經常失眠,或是出現嗜睡、睡太多的狀況。容易飢餓而吃不停,或是食慾不佳、食不下嚥。出現強迫、自殺等想法。除了以上的身心症狀,現代人也經常為了難以解決的心理困擾,求助身心科醫師的協助,例如親子關係、感情失和、職場壓力等問題,身心科醫師可以作為中立的第三者,運用豐富的心理學知識與臨床經驗,為您提供專業的問題分析與應對方法。
第一次看身心科要說什麼?很多朋友在第一次看身心科前,會很緊張,擔心自己到診間坐下之後,不知道要從何說起,或說得雜亂無章。
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受過專業訓練的身心科醫師了解來看診的朋友需要一個放鬆的空間,才能緩解緊繃的情緒。因此,醫師會給每位初診的朋友足夠的時間,讓您能夠將情緒、想訴說的話都表達完,醫師也會適時地給予引導,不用擔心自己敘述的資訊太瑣碎而得不到適當的醫師建議。
想看身心科卻不敢?醫師為您破解身心科3大迷思!許多人從精神開始出狀況,到踏進身心科醫師診間,往往相隔數月,甚至數年!即使飽受身心折磨,卻對身心科看診裹足不前,這是為什麼呢?以下為你解答3個常見的身心科迷思:
1.看身心科就代表我不是正常人?許多人會有看身心科就代表「我瘋了」的想法,也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然而,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承受各方面的壓力,一不注意心理健康就可能亮起紅燈,近幾年台灣身心科也日漸蓬勃,光是台北身心科診所就超過100家呢!而隨著民眾對心理議題日漸重視,求診患者獲得精神疾患診斷的比例也日漸下降。
2.看身心科就需要一直吃精神藥物?藥物治療並非治療精神疾病的唯一選擇,即使醫師開立藥物,也不是一輩子都要不斷地服用。症狀康復後,透過精神放鬆、情緒調適的技巧,便能成功減藥或停藥。另外,心理諮商可分為傾聽理解、問題解決導向,將由醫師根據您的情況,為您規劃合適的療程。
3.身心科費用都很高、需要自費?由於身心科看診時間較長,費用或許較其他科別高,但大多有健保給付,而雖然心理諮商大多需要自費,但費用將隨著治療師資歷而有不小的差距,只要各方諮詢、用心搜尋,仍可以找到費用與品質取得平衡的心理師,享受貼心、專業的諮商和醫療服務!
台北身心科推薦|您的身心良伴──捷思身心醫學診所現代生活日趨緊湊、複雜,人際支持網絡卻越來越有限。專業的身心科醫師能幫助您走過各式各樣的心理困擾與生活危機,並提前發現精神疾病前兆,成為您維持身心健康的最佳陪伴。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院長李旻珊醫師除了擁有精神科專科、老年精神專科和成癮醫學專科醫師執照之外,還是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與丹麥跨顱磁刺激訓練認證醫師,帶領捷思身心醫學診所的專業醫療團隊,提供多元化的身心治療方式,可為您量身打造最合適的療程。覺得生活壓力讓您喘不過氣嗎?歡迎有需要的朋友走進來、靜坐下來深呼吸,讓您的情緒慢慢釋放,娓娓道來,在捷思身心醫學診所的專業醫師陪伴之下,開啟屬於自己的心靈療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