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0世界杯>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红墙熊斗:一场至死方休的政治对决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红墙熊斗:一场至死方休的政治对决

亚压山大·桑普夫(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讲师):托洛茨基当时病得很严重,在高加索一个海边的疗养院进行治疗,他们当时都知道斯大林对他撒了谎,让他不要回来,说没有意义,因为列宁会被立刻下葬,然而,当时的决定其实是要先修一个陵墓,因此托洛茨基听信了斯大林的话,觉得自己没法及时赶回去,因为坐火车需要好多天,他决定不回去,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后果。

艾莱娜·卡莱尔·当戈斯:斯大林组织了一场意义重大的葬礼,这是一种新的气象,不再是帝国时代的方式,而是昭示着革命时代的到来,他命人用香料和药材为列宁的尸体防腐,这样能永久展示列宁的遗孀想要组织此事,也反对一切的葬礼安排,这时斯大林告诉她你小心点,我可以马上为列宁找到另一位遗孀,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而这是他的原话。

托洛茨基地位仅次列宁 两人画像常并挂一起

解说:列宁的遗孀不得不服从斯大林的做法,而斯大林计划的第二阶段就是如何处理那份至关重要的列宁遗嘱,在遗嘱中列宁对斯大林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程鹤林: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期里,托洛茨基曾被认为是列宁的顺理成章的接班人,当年托洛茨基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列宁,是作为领导核心的五人政治局委员之一,还是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并兼任过军事人民委员,外交人民委员和海运人民委员等等要职,那时人民委员就是部长的意思,十月革命后的好些年里,托洛茨基与列宁的画像时常是双双并列挂在一起,直到列宁病逝之前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发言结束时都会高呼口号我们的领袖列宁和托洛茨基万岁,而那时候斯大林虽然在1922年4月的中央全会上被推举为总书记,但是用托洛茨基的话说这是党内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设立总书记,不过当时谁也没有赋予这一职位任何特殊意义,在列宁生前,这只是个技术性的职务,而不具有政治性质,不过,之后的事实证明托洛茨基实在是严重低估了这位没有实权的总书记。

解说:1924年5月23日,列宁葬礼四个月之后,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斯大林宣读了列宁的遗嘱,在去世几个月前列宁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这位“革命之父”对秘书简短传达了一些话语他没有具体指派自己的接班人,而是指出那些可能的接班人的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史帝芬·科尔托斯文:斯大林同志担任了总书记,记住1922年初,也就是几个月前指派斯大林做总书记的正是列宁本人,斯大林同志担任了党总书记手中握有无限的权力,这是非常有力的声名,他继续说,我不确定他能不能以恰到好处的好好利用这份权威,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此言不差。

泽格·瓦立克(历史学家):有一个比较矛盾的事情,列宁在遗嘱中着重说了斯大林的危险性,但当时在另外三个布尔什维克领袖的眼里斯大林没有那么重要,继承权的争夺焦点,不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而是存在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布哈林之间,当时斯大林其实还位居二线。

史帝芬·科尔托斯文:列宁那次的讲话是在12月23日到31日之间,1月4日一周以后列宁感觉好些了,说了有关此事的最后一些话,他的话相当令人惊讶,斯大林太粗暴了,所以在那时已经有一些人已经注意到了这点,斯大林太粗暴了,这个缺点在我们同志之间是可以包容、容忍的,但作为一个总书记就万万不行了,所以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将斯大林从那个位置上调离开。

解说:在这个遗嘱中列宁对托洛茨基的评价要仁慈得多,他责备托洛茨基太过自信,但也赞扬他具有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他说托洛茨基是中央委员会中最能干的人,然而托洛茨基再也没能从列宁的欣赏中获益,斯大林运用谋略逐渐改变了当时的形势。

史帝芬·科尔托斯文:斯大林非常有心思,他精心安排了列宁遗嘱的公布,说,同志们列宁同志的遗言中说我应该从自己的位置上隐退,因此我希望主动辞职,当然因为这次大会本来就是斯大林组织的,出席者大喊斯大林同志不要这样,继续和我们并肩战斗,真是一场出的表演,面对这样的情况托洛茨基进退两难他接下来说出的话彻底了结了自己,我们只能服从党,跟随党,显然,党是永远正确的,当然要是党由斯大林来掌控那么斯大林就是永远正确的。

解说:因此虽然列宁本人希望大家能对斯大林保持高度警惕,斯大林却反守为攻,使自己成为了列宁的接班人,托洛茨基开始意识到自己低估了斯大林而接下来他还将面对更多意料之外的冲击,1926年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苏俄国家安全机关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葬礼上见面,他们三人曾经都非常亲密,斯大林走在前面,托洛茨基远远落在后面,或许托洛茨基不曾想到十年前领导俄国革命的他已经逐渐失去了在党内的崇高地位,这也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最后一次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俄国内战导致数百万人丧生,斯大林和大多数苏俄革命者一样,早已放弃了全球革命的想法,斯大林明白在这个国家以及共产党内此时“输出”革命并不适宜,然而托洛茨基仍对此念念不忘,他想要再次拿起武器。

让·雅克·马雷:因为这个体制内的人们想过平静的生活,他们希望能得到中央委员会书记斯大林所保证的那些好处,这些都是物质上的好处,而这个国家是那么饥饿,物资短缺对于苏联来说是家常便饭,所以得到一份物质上能有很多好处的工作,每个月能拿到一包食物,或者工资可以翻一倍、两倍、三倍,这些都很重要,而托洛茨基要对人们说什么呢,他们要帮助德国进行革命,帮助中国进行革命,帮助英国进行革命,不让我们歇一会儿吧,任何政治机器都是一样,他们希望平静地生活。

亚压山大·桑普夫:斯大林深谙大多数人的心理,而且我认为身处一群和他性格相近的人当中他能够自如地利用一些手段,操控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他知道如何使这样人的心理想法表现出来,让他们冲在前面,自己坐收渔利。

解说:为了坐上党内的最高位置,斯大林不得不利用党内的高层并煽动他们内讧,首先他说服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与他结盟,将托洛茨基排挤出全力核心,接着他再说动布哈林在大会上反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就这样他利用党内高层之间的互斗逐渐扫清障碍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他利用自己的职权任命一些亲近他的人,他还以列宁主义的名义吸收低级别战士入党,在那之前只有1917年革命的精英才有这样的待遇。

亚压山大·桑普夫:实际上那是个非常关键的职位,因为斯大林利用职务之便以及一系列精心规划的任命,逐渐取代了那些领导革命,特别是领导内战的人,而新上任的那些人都对斯大林感恩戴德,他们能够坐上今天的位置不是因为革命中的成就,而是因为斯大林本人。

托洛茨基被放逐土耳其 办报抨击斯大林政策

解说:斯大林渐渐聚集了一批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不管托洛茨基如何抨击党内的官僚化也不管他如何批评斯大林的独裁专断都为时已晚。

艾莱娜·卡莱尔·当戈斯:托洛茨基最大敌人就是他自己他是高超智慧和聪颖头脑的牺牲品,这些品质毫无疑问,导致他和其他人一样低估了斯大林,“他很平庸”托洛茨基说,他就是这样描述斯大林的,历史上我们从未见过这样一个聪明睿智富有教养而且头脑超群的人,拥有如此的志向要破坏旧秩序建立新秩序而在他周围全是平庸之辈,平庸之辈大权独揽。

解说:1927年极力反对斯大林的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接着他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腹地的阿拉木图,有历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早已想除掉这个对手,但那时距离俄国革命还不到十年,为了顾及党内舆论,他暂时还不能动手,1929年,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国,先后流亡土耳其、法国等地,之后更被剥夺了苏联国籍,他或许不知道他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了,但是他和斯大林的交锋还远远没有结束。

程鹤林:对于托洛茨基在列宁去世之后的遭遇有历史评论家总结出两点原因第一点是托洛茨基过于自信而傲视一切,他的我行我素的性格将很多试图亲近他的政治盟友拒之千里,又在与斯大林、季诺维也夫的论战中陷入被动,被迫退出权力核心。第二点是他在接班问题上太过优柔寡断,列宁在病逝前已经开始担心如果斯大林等人掌权苏联可能会被沙皇官僚残暴的传统所染,于是留下所谓“列宁遗嘱”,建议对斯大林加以限制,没有想到托洛茨基为了顾全党的团结,竟然选择不遵从列宁的话,布尔什维克政治家越飞在自杀前曾给托洛茨基写下过告诫,我总认为您缺乏列宁那种不屈不挠绝不让步的精神,他宁愿在他认为正确的道路上孤军奋战,他预见到将来会拥有多数,而您往往为了过高的评价妥协放弃自己正确的主张。

解说:1929年托洛茨基到达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的王子岛安顿下来,他的妻子娜塔莉亚和儿子里昂·谢多夫跟他一起,托洛茨基觉得斯大林把他放逐到土耳其是想进一步孤立他,削弱他的影响,他在这里不认识任何人,也不会说这里的语言,但托洛茨基没有消沉,1929年7月他创办《反对派公报》继续抨击斯大林的政策。

泽格·瓦立克:矛盾的地方在于他们流放了托洛茨基,政治上将他除名,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消除托洛茨基的影响,然而从那时候起的整个20世纪30年代,托洛茨基继续自己的活动,并成为一个象征任务,唯一一个以自己的方式反对斯大林和俄国权力斗争的人,他被流放不仅仅因为他令斯大林恼怒,还因为他拒绝在政治上做出妥协,不肯闭嘴。

解说:托洛茨基试图组织一个反对党,但身处异乡的他声音和呼吁很难传到苏联境内,而掌握权力之后的斯大林已经从曾经的高加索小人物摇身一变成为苏联无人能级的政治领袖,他被称为“人民之夫”,在之前的沙俄时代是臣民对沙皇的称呼。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治国策略、关系网络,并培植亲信以铁腕统治牢牢控制住苏联,在清除了所有反对意见之后斯大林开始讲尽快实现工业化列为国家目标,这样才能在面临战争时有更强大力量应对,短短几年之内,斯大林就彻底改变了苏联的面貌,他修筑了莫斯科地铁,建起新的城镇,开挖运河、修建大坝,这一切都来自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力量,他为苏联营造的光环获得了西欧许多共产党人的热情回应,特别是意大利和法国。

莫里斯·多列士(时任法国共产党领导人):我们想要更进一步创建法兰西苏维埃共和国,希望能在国际共产主义旗帜和战无不胜的马克斯、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旗帜下取得胜利,我们知道这场斗争会很艰难,但我们确信自己能够胜利,不惧怕牺牲,要直面艰难的斗争,因为我们这艘船和船舵被温文地掌握在最伟大的船长我们爱戴的斯大林手里。

让·雅克·马雷: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任何共产党总书记的任命都需要通过莫斯科的认可,负责这件事的要么是斯大林本人要么是他的秘书,而他们选择秘书都是非常谨慎的,手里要握着他们的“小辫子”。

解说:斯大林成为共产主义者心中的英雄,莫斯科成为他们心中的乐士,在这种力量与成功的光环之下斯大林步入伟人的行列,他的肖像和列宁、马克斯、恩格斯挂在一起。

视频片断:布尔什维克党和领袖斯大林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解说:但为了掌控绝对权力斯大林必须要除掉所有给他制造麻烦的人,他的计划还需要一个理由,这时候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被暗杀,成了斯大林启动计划的借口,一场苏联历史上血腥又残酷的大清洗拉开序幕。

史帝芬·科尔托斯:听说这个消息斯大林立刻明白从这场暗杀当中他将获得很多政治筹码,他乘坐自己的专列火车前往圣彼得堡,那时叫做列宁格勒,他把事情收拾得很干净,解决了那些可能和他说法向左的证人,他说暗杀基洛夫的人是党内的叛徒,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都有责任,而他们背后是托洛茨基,他借此命令处决党内成员,这在当时还是无法想像的事情,从那以后这种事情开始大规模的发生。

解说:和当初接任列宁之位一样斯大林布局周密,他利用政治宣传发起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这一影响甚至超出了苏联国境,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接下来纳粹德国的战争行为使得希特勒成为全民公敌,斯大林也借机将托洛茨基比作和希特勒一样的人。

史帝芬·科尔托斯文:反托洛茨基的宣传来势汹汹,比如法国共产党出了一本宣传册,反的是多里奥(法国法西斯分子),而宣传册中的多里奥,要么戴着托洛茨基的面具要么戴着希特勒的面具,想像一下在人民运动的高峰,你把希特勒和托洛茨基及其支持者联系在一起,说他们是希特勒的盟友,人们一定会震惊得哑口无言,没人能支持托洛茨基,这是无法想像的事情,斯大林掀起的这场汹涌的宣传活动,遍及越南、中国,到处都是,1933年到1936年间要是共产主义者遇到托洛茨基主义者就会对其进行攻击,有的时候甚至拳脚相向。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私享会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21:40-22:45

重播时间:(周日)06:30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