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世界杯收视率> 骨髓捐献就是在骨头上穿个洞,抽骨髓?

骨髓捐献就是在骨头上穿个洞,抽骨髓?

既然骨髓捐献不是刺骨穿髓抽取骨髓,那么骨髓移植还会危害捐献者的健康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疗或放疗后,将各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植入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被摧毁或已衰竭的造血及免疫功能。自从1955年Thomas首先开展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造血干细胞被广泛地应用于血液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

前面提到,目前采集造血干细胞主要是通过使用动员剂增加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比例,从而在外周血中采集,而不再是从骨髓中获取。

具体来说,医生会采用肌肉注射动员剂的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诱导”到外周血中,动员剂就像糖果,造血干细胞就像小孩子,而外周血的环境就像是更适合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范围。当外周血液中造血干细胞的密度,达到了理想状态时就可以开始从捐献者手臂静脉采集全血。一般来说,是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第五天。

而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就像献血时一样,在捐献者的手臂肘部静脉血管上穿刺,然后对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分离,从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大约需要被采集50—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然后医护人员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整个捐献过程中,捐献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吗?

(1)造血干细胞被采集后,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上面提到,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的细胞,因此在捐献后的1到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可以恢复正常水平。

而且,在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捐献者也不需要有特殊休息,这是因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占人体血液重量的比例很低。比如说,一个体重大于50公斤的人,捐献200毫升左右的浓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只占体内骨髓总量的1/80至1/20,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2)捐献过程使用的动员剂是否会有副作用?

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比较成熟而安全的处方药,已经被应用多年。

个别捐献者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比如短暂性腰部或关节酸痛、头痛,有的会出现低热,出皮疹等,但停药一、两天后这些不适就会消失,并没有远期副作用。

(3)在捐献过程中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一般来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安全性较高、疼痛程度小、伤口和疼痛等不适感消失快,而且没有麻醉和输血相关危险,留院观察时间短。

但提醒大家,因为个体体质不一样,有的捐献者会出现轻微不适,比如疲劳、困倦,如果采集速度过快,还会出现心慌、恶心、手足抽筋等不适症状。还有少数捐献者在捐献的中后期会出现腰酸、头痛、背痛,个别症状较重者会出现类似于轻度感冒的关节痛等症状,这一般是因为注射动员剂和卧床过久导致,停药后就会消失。这些不适的出现和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但都是短期的,并不需要恐慌,大量的跟踪随访案例均显示,不会引起捐献者长期的不良反应。